找回密码  

探源中华文明—说文解字寻根中医之二

2020-03-15| 发布者: xiaobian| 查看: 10410

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表明,上古时代又称远古时代,所属三皇五帝时期,虽然是一段没有被当时文字直接记录下来的历史,但却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

一、历史背景 医之起源上古之毉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表明,上古时代又称远古时代,所属三皇五帝时期,虽然是一段没有被当时文字直接记录下来的历史,但却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另外,中华文明历来就有三皇五帝之说,如《史记·秦始皇本纪》、《尚书大传》、《春秋运斗枢》、《吕氏春秋》、《大戴礼记》、《资治通鉴外纪》等都有所记载。

我们所知,现在除盛名的巫山巫峡外,许多地方有巫祠、巫庙或带巫的名称,江苏常熟和山西夏县还都有巫咸墓、巫咸祠。

沿长江下行,出瞿塘峡,便是大溪沟口,这里两岸山势豁然开朗,大有拨云见日之势。再向前行便是巫山,巫山脚下有一条发源于大巴山的河谷,唤做巫溪,全长二百余里,所经之处皆为悬崖峭壁,并不适合人居。然而,史料中的巫咸国就在此处。上古的神巫即是后世的神仙。

医,上古时期本源于巫,有“古者巫彭初作医”之说,故“医”字,古作毉。古书中很多关于神巫、巫毉的记载。

《说文》曰:“医,治病工也…古者巫彭初作医”。毉,同医。《山海经·大荒西经·灵山十巫》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丰沮玉门,日月所入。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广雅·释诂四》载:“医,巫也。”清代王念孙疏证:“巫与医皆所以除疾,故医字或从巫作毉。”清·俞樾《群经平议·孟子一》曰:“是巫、医古得通称,盖医之先亦巫也。”《吕氏春秋·先识览·知接》载齐桓公说:常之巫审于生死,能去苛病。是医在战国以前,被操之于巫觋之手,医、巫不分,巫就是医,医就是巫,故“医”字从“巫”而作“毉”者,又恒以“巫医”为称。

何为巫?一者,在《国语·楚语》曰:“古者民神不杂…其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听彻之,如是则明神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这里讲了“古者民神不杂”,民为本,神为先天心神,即全然本心本性之人,才达到“智”、“圣”、“明”、“聪”,才是“心如明镜,无物不照,应变无穷”之圣,才是真正的“巫”,才是真正的“毉”。

图一 巫字演变

何为巫?再者,说文解字,从“巫”字说起。万物皆有灵,文字的灵性在于内在所含之意,而文字有形,其意无形,造有形之字是为了表达无形之意,可有形又束缚了无形,所以,看字、读文的时候,古人都知道不能着相,“不能死读书,不能读死书”,正如孔子曰:不为读经,只为明道。所以你会发现,古代的图腾、图形和繁体文字,更注重意在像中,让人容易心领神会,通过直观的看字,其意至少就可领悟一二。但最关键的是,“天降神物,圣人则之”,只有天人合一的圣人,心为道,方可见文中之“道”。

如图一“巫”从甲骨文图到小篆字,表达的都是天人合一的意思。甲骨文图形中横和竖代表的是天地时空一切皆所源在的天人合一的本体。小篆体的“巫”字,以上横为天、下横为地代表先天本体,中间一竖代表通天通地的先天一炁,两侧的人既代表鬼神,又代表阴阳,鬼为阴神,神为阳神。整体表述的意义就是出本体即分阴阳,返之,阴阳以先天一炁为心,就能阴阳合和,即回归先天本体,天人合一。唯有天人合一者,才具足先天德道,才能执天道,行人事,毉天、毉人。由此可见,最早的“巫”即是天人合一者。天人合一即是正,即是中,即是心,中正为德、为道即是天人合一。故上古真正的中毉,是指天人合一者。

何为巫?三者,《楚辞》有记“巫咸将夕降兮”。巫是担任上(天)帝与下(人)帝之间媒介任务的人。《世本》中记载:伏羲造琴瑟,女娲作笙簧,神农作琴,巫咸作鼓,舜作萧……神巫同在。《山海经》也记载,上古的神巫就是后世所说的神仙。

何为巫?另者,巫字百科释意,中国古代医师也称“巫”,古人认为,巫能够与鬼神相沟通,能调动鬼神之力为人消灾致福,如降神、预言、祈雨、医病等等,是古代社会不可缺少的职业。另外,巫,上一横顶天,下一横立地,中间一竖直通天地,中统人与人,是真正通天达地的人,才能为巫。

由此可见上古时代神、巫、医合一的史实,巫就是使人天相通的媒介,就是替天行道,传达天意,以化解一切人事发生,包括毉天、毉人。故毉是最初的医,中医实为中毉。

说到中毉,神巫毉天、毉人,还可以从表达上古的三部古书中找到端倪:《山海经》、《易经》、《黄帝内经》,这是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核心的三部经典。《山海经》主要记载了传说中上古时期的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记录了夸父逐日、大禹治水等历史故事,上古的神巫即是后世所说的神仙。实际上,上古时期是人神共处的时期,所以才有《易·系辞上》曰:“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故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其实讲的是“无处不是道”的道理,但“道”往往隐含于事物及一切发生之中,只有天人合一者才能知“道”,见像不着像,而明一切发生背后的天象,故而能行天道,毉天、毉人,化解天地之间的因缘。这就是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只有天人合一者,才能与道、天地相提并论。天人合一,滴水入海即是海,一动一切皆动,心到即到,即可改变天地人的因缘和能量场。而凡夫俗子如同未归本源的一滴水,又怎能体会和拥有大海的力量呢?故而,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觉得神话传说荒诞不经。

但时至今日,《山海经》其山、其水、其巫文化,依然有证可考、有据可查,流传至今。

再说《易经》,实为“一经”,是指阴阳合和回归本体、一切为一之道。所有卦象都是因缘,都是离开本源的一滴水而已,离道,不归本源必定干枯,所以,首卦为天人合一,是所有后卦的引领和归属。由此可见,上古之神毉人之“易”,决非凡夫俗子解读之《易》。

还有《黄帝内经》,从“素问”到“灵枢”,从“上古天真”开始,都是在呈现“天人合一”之天道,而绝非后天凡夫俗子所添加的“红尘养生之法”。从《黄帝内经》就可以看出人类的退化,德降道滑,从本体坠落,真人落凡尘,不能与天相合、相通,只能见红尘假我之像,心是凡夫即是凡夫,又如何能看破呢?又如何能毉天、毉人呢?凡俗人心不见道,只见凡俗之像,真经典也变俗套。所以,毉者在心也。

二、纵观历史,从四个字看中医是发展,还是退化:毉(道)» 殹(法)»醫(术)»医(器)

上古之毉 —— 道。医本源于上古时期的巫,自古有“古者巫彭初作医”之说,故“医”从“巫”,古作“毉”。这个毉字是中国最早的医字,指的是通天地鬼神的天人合一者。

上古时期,还没有“疾病”的意识,在人们看来,一切的发生,都只不过是因为天人本合一,所以天人相通、天人相应,一切天象必映于人的结果。因此,发生天事、国事、家事、人事,必需要一个能通天、地、人的人来昭示天意、化解因缘,使人意合乎天意,以解决问题,这个人就是“毉”。所以这个毉的作用,既可为良相,辅佐君王,亦可为良医,解决疾疫。这个“毉”字拆分开来,象形和会意皆在其中。首先,这个为毉的人,必须是一个真正通天达地的“巫”,“医”是“匚”和“矢”的组合,广义为针对当下发生的天、地、国、人事,“殳”广义指所行仪式的过程,由此我们就明白了,上古之毉,虽然有治疗和平息疾疫之工,但并不是现代意义的专门治病的医生。上古时期,无病又何来治呢?故曰“无病不治”。上古之毉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预知天象而毉之,守先天本心之神气,即上工守神,以正、护天地风水,循循善导人心,通过转化其因而改变其果,使人心合乎天意,天地人达成一致,而不至成灾、成难、成病、成疫,这就是上古之毉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又称为上毉、圣毉、大毉、上工。所以《言医·序》曰: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不可为医……医乃神圣之业。《东医宝鉴》曰:古之神圣之毉, 能疗人之心,预使不致于有疾。所以自古民间才流传圣人出,中医兴的说法。

由此可见,上古之毉为神、为圣、为道、为天,这才是名符其实的中毉大夫,以道行毉,医道同源。道源于本心,本心即在本体,所以,一动一切皆动,心到、神到、道到,以神可令守其神,招魂复魄,修复其身心,故曰神补。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气补,气补不如神补,神补为中毉的最高境界,但只有天人合一者可以做到神补。

天人合一者达到了宇宙中最高频能量,其能量为纯阳光体,与本体同频、合而为一,所以看是肉身之体,人体能量场却是纯光体。这个光体是多维、高频的,需要用心看非是肉眼看,就像看三维立体画一样,尽量不眨眼睛地看,看一会肉眼像花了一样,进入了视而不见的盲视状态,肉眼盲视,心即映现其像,就可以看到人体的能量场了,能量场真实体现了一个人的能量频率,而一个人能量频率的高低,则显现了一个人的心境和德行。所以,我们常听说,依法不依人即是此理。人相为假,心相为真,心为德道,则法自然成,这就叫法由心生。

中古时代人神共处,所以才有黄帝与蚩尤大战之时,黄帝上天界搬兵,收复洪水;才有黄帝佐臣仓颉造字,重意不在字,重道以轻文,旨在以文载道、传道,让凡夫俗子见文开悟,以文渡化众生,故称文化。正如孔子所说:不为读经,只为明道。让人文中见道,明其心,见其性,故曰文明。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是宝库,文中承载着圣人之道,是圣贤教育,是让后人修身、正心、超凡入圣的。

以文载道、经中之道,道从何来?道从天来,只有先天本体才为道,只有天人合一、本心本性才见道。而红尘凡夫俗子都活在后天意识里,只见经典不见道。什么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什么学历、文凭、荣誉证书,都是读死书、死读书得来的,不代表有水平,更不意味着破迷开悟、明心见性,都是以“我”为是的我知我见。每个人都封闭在不同的“我”里相互喊话,以“我”里的感觉、认知、经验当做科学、真相,固执地去要求和评判人、事、物、乃至整个世界,所以才有人和人之间的矛盾、上下不通、国与国的纷争,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打破后天之“我”,即无我。要知道,“我”的经历和感觉只属于小我,绝对不是整个世界的标准和真相,只有从“我”里出来才能见整个世界,无我才能见本心本性,无我即破红尘的天,才能见到真正的本源,才能见道,这就是杀出一条血路,打开“宝库”的过程。

那么,谁能唤起人类的觉醒?谁能令红尘人心照见自我而破迷开悟?谁能打开宝库?只有天人合一的圣、神、毉者,所以,古今中外千年预言,21世纪圣人降世在中国。他心为德,站在人类的境界之上,以先天之德,心怀天下,破开红尘人心的迷雾。就如同小鸡出壳,外在唤醒,内在觉醒,自行破壳,才是重生和觉醒。现在灵性觉醒时代已经开启,这就是大宇宙和人类命运共同的拐点,这就是天地人共同的扬升,所依所靠唯有德。

凡夫俗子只有返观内照,内在觉醒,无我,回归先天之德,才能天人合一,才能开启内在的宝库,正心修身,开发潜能,才能成为真正的中毉,医天、医国、医人、医病,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解决危机,改变人类的命运。正如王阳明所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故人人可为,人人可成圣,天下兴亡,人人该担责。

心外求法之“殹”—— 法。由于后天意识,德降道滑,达不到天人合一,通天地鬼神之能者,已经不再是真正的“巫毉”了,从本心退化到后天人心,出离了道,已经无法医道同源了。不是本心本性,没有了天人合一之巫,剩下的就是心外求法。“毉”失去“巫”变成了“殹”,假巫出现,叫黑巫,冒充白巫,装神弄鬼,用符,用咒,借外灵做法,布阵、求神(假的)、祭祀、设香堂、请神灵驱鬼等等,妖言惑众,五花八门。黑巫毁掉了白巫之名,今天人们只知黑巫不知白巫、神巫,故人们一听到“巫”字,就跟骗子、装神弄鬼连在一起。就像今天人们一听到“小姐”之名就想到妓女,而不知道,在古代,真正的小姐是纯洁的大家闺秀。 偶闻片段,不知真相,是为无知啊!有多少人以“巫”为耻,视为迷信啊!

12下一页

0人已打赏

©2001-2022 今日热点 www.todayhot.cn互联网举报中心网站地图手机版